<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公司动态

建立肉牛追溯系统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要从源头抓起,建立追溯系统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2004年以来,我国各类食品追溯系统试点项目陆续开展,经过5年多的试验及宣传,追溯系统的概念在不同程度上被社会及行业所了解,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对食品追溯性的强制要求,以及后续乳业三聚氰胺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建立食品追溯系统的呼声更加深入人心。

  从国际上看,肉牛追溯体系在欧盟诸国已经进入实用阶段,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纷纷建立该体系,试图解决行业安全问题并构建新的贸易壁垒。从国内看,尽快建立我国肉牛行业追溯体系是解决我国牛肉食品安全问题,提高我国牛肉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肉牛行业追溯系统经过多家科研机构及龙头企业的试点摸索已经基本不存在技术问题。笔者认为,加快对这项技术的推广,更多的是需要统一认识,弄清楚该做什么。笔者从应用推广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建立食品追溯系统的过程中,除去技术之外应该思考和注意的问题。

  追溯系统的特性

  追溯系统的建立有其复杂性,不同类别的产品由于其生产加工过程、供应链体系、产品特性的不同直接导致其可追溯体系存在差异。美国学者EliseGolan根据可追溯体系自身特性的差异设定了衡量可追溯体系的3个标准:“宽度”、“深度”、“精确度”,宽度指所包含信息的范围;深度指可以向前或向后追溯信息的距离;精确度指可以确定问题源头或产品某种特性的能力。实际推广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人们对追溯系统理解的差异性。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的牛肉追溯信息标准,因此,根据牛肉产品最终面向客户的要求以及产品的特性,参考国际一些已经建立的追溯指标标准,结合ISO质量规范、HACCP关键点控制等指标进行成为目前的解决方案。

  不同行业考量追溯系统的有效性,不能单纯以一个标准搞一刀切,而应以对消费安全的有效性来具体衡量。肉牛行业生产的牛肉属于价值较高的产品,肉牛的个体标记相对于其他动物较为容易,其生产及包装特点决定了基本的部位产品可以做到个体追溯,但一些价值较低混合包装的产品只要追溯到生产批次即可。在深度上存在同样的问题,如饲喂的饲料是否要追溯到全部饲料原料的产地,还是仅仅追溯到混合饲料的供应商,这直接关系到事故追查责任人的问题。

  追溯系统的成本和效益平衡

  推动追溯系统的主体可以分为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公共机构等,而决定追溯系统推广程度的最终还是系统的成本效益问题。各部门动机不同,衡量系统效益的指标不同。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福利,保障人民生活。而作为最终实施主体,企业与公共部门的动机本质不同,企业需要生存,必然需要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只有在能够实现利益的驱动下,才可能真正参与到追溯体系建设和实施中来。这种差异也造成了对追溯系统的要求和理解程度的不同,必然导致现实中各种类型、各种程度的追溯系统同时存在与不均衡发展。

  笔者认为,应该从追溯系统最基本的出发点探讨成本效益平衡的原则,在当前阶段追溯系统的基本出发点是引入信息技术的手段,实现产品一系列生产信息的记录和贯通,消除或降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有可能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保护人类健康。从这一点来讲,追溯系统是一项生产成本,最终要转嫁到产品的附加值中来体现其效益,这一效益的体现尤其需要一种市场机制,特别是在建立的初期,由于尚未建立一种公正有效的机制,难以确保施行追溯的企业获得相应的利益,导致企业主体推动追溯系统建设的积极性不大或持观望态度。因此,政府及公共机构的推动方向应该是通过试点摸索符合实际的追溯系统运行模式,努力建立合理的秩序和标准,并树立榜样。在以上原则的指引下,政府应是系统建立初期的主导,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宽泛的标准,在实现关键信息追溯的基础上,以实现各环节信息链条的贯通为基本目标。而肉牛行业内部应由行业科研机构或试点企业来建立行业标准。

上一篇:肥牛怎么做好吃?肥牛的家常做法 下一篇:没有了!